拜自己有寫懷孕日記的習慣所賜,在第一胎雙胞胎時,就習慣用「小月曆」app每天記錄一些身體的狀況,以及吃進的食物。所以這一胎就會時不時的回去找一下相對應的週數有沒有不同的症狀。
孕吐 -- 食物篇
我是個會孕吐的人,不見得每天都吐但每天都處在非常噁心的狀態,像是無止盡的暈船,面對某些食物的氣味會痛苦的不知所措,因為那些不舒服的味道不是妳避開就好的,那種氣味好像會有記憶性,久久不能散去。食物的部分像是「魚類、甲殼類」等海鮮味道比較重的我就避之不及,韭菜、洋蔥這類氣味重的蔬菜也不行,紅肉也不行,尤其是豬肉,最弔詭的就是蘋果,我只要想到蘋果的味道就一股胃酸湧上。不過最奇怪的就是,常常某一天特別想吃某個食物,而且是重口味的,例如漢堡王的辣味華堡或是八方雲集的酸辣湯餃,但隔天再回想起這兩樣食物的味道就非常想吐。麻辣鍋也不行,還有就是康寶的玉米濃湯。甜的食物也完全不行,原本看到八月堂的可頌覺得很噁心,但吃到它的海鹽可頌,意外的得到救贖,因為鹽巴很鹹。
當我是正常人的時候,非常喜歡吃酸酸辣辣的食物,舉凡是酸湯魚、酸菜白肉鍋、麻辣涼麵、酸辣米線都是我的愛。我在懷孕第一個月的時候,當時的孕吐感還沒有這麼明顯,我買了老四川出品的酸辣粉泡麵,有天心血來潮充滿期待的泡來吃,那個口味之重絕對會是我的愛,沒想到我吃完沒多久就全部吐出來了........從此之後,我連看到公益路上新開的刁民酸菜魚招牌,我都想吐......
身為一名把吃東西當作人生療癒感最強的吃貨,面對眾多食物在眼前,卻毫無食慾,我的人生遁入了非常黑白的一面。原本就不愛喝無味道的水的我,孕期一直覺得水的味道很金屬,我家已經安裝了非常高階的淨水器,依然如此。根據我上一胎的經驗,我會用無糖的麥茶來取代水,或是國寶茶這類無咖啡因的茶飲。BUT!!! 這一胎,麥茶對我來說也是不合胃口,喝下去會有一種奇怪的草味卡在喉嚨,當時只覺得所有的食物吞下去後,全部都卡在我的喉嚨,下不去胃腸,因為我脹氣嚴重。連水也不想喝、前三個月孩子器官神經在發育,我嚴格自己不攝取含有大量咖啡因的食物,沒有咖啡可以喝、我水分攝取的真的很少,心裡也知道不能這樣下去,只好轉求助於「氣泡水」,且一定要是冰冰的氣泡水。氣泡水一次強力的灌下去,就會打上一個超大的嗝,彷彿可以舒緩一下因為脹氣而快要炸裂的肚子。就這樣我喝了兩三周的氣泡水,說真的打嗝很爽快,但喝完氣泡水的味道也一樣變得怪怪的,畢竟是氣泡水加了碳酸還是跟一般飲用水不一樣。眼看著氣泡水也快要沒用了,我發現白開水裡加了新鮮檸檬片,一次一片,檸檬皮的清香味道確實也有些幫助,至少讓我每天多喝了一兩杯水。
解方:
老實講,我也不覺得我的解方有太大的作用,因為孕吐的原因還是在於賀爾蒙的變化,胎兒正常的發育就是需要這些大量的賀爾蒙,所以也只能一直安慰自己不舒服都代表著寶寶努力的生長,時間到了就會解決。我能做的就是盡量吃自己吃的下和喜歡吃的東西。而且重點就是「少量多餐」。這個少量多餐不代表是因為妳需要吃這麼多然後分散來吃,而是跟我之後要提的「胃酸分泌逆流」有很大的關係。突然大量吃進很多食物,在孕期非常容易脹氣,很撐,加上腸胃蠕動變慢所以非常容易有便秘的情形。為了避免脹氣,先是少量進食,湯湯水水跟固態食物分開吃(就是盡量不要一口湯一口食物),通常在餐與餐或是睡前覺得肚子空空有些噁心時,我會吃一些原味蘇打餅,疫情期間常需要補充的維他命C片也可以稍稍減緩吐的感覺。另外還有一個食材對我來說解吐感非常有用,那就是「薑」。我當時非常喜歡喝有大量薑絲的湯品,像是海帶湯、蛤蠣湯。孕婦常用來解噁心感的酸梅,剛懷孕時有次到台南,原本想好好買幾包蜜餞來解救自己,結果老闆娘知道我是孕婦一直跟我說少吃蜜餞,蜜餞添加劑真的不可避免還是少吃一些,從來沒看過這麼善心的蜜餞老闆娘(哈哈哈),但她推薦我他們的無添加果乾,純粹的果乾加一些糖去風乾如此而已,我買了一包橘子乾,真是OMG超級好吃,超級解吐。這家就是在市區大天后宮旁邊的「吳萬春蜜餞」, 老闆娘很親切(我不太確定她是不是老闆娘,不過當時是在顧店的) 也很佛心。
對於食物方面,我原本以為二胎初期的不適,參考第一胎飲食方針就不會錯,但不知道是不是負面記憶使然,當時用來解吐的麥茶、絲瓜麵線等等,這一胎回想起來都令我感到噁心。只能說每胎都不一樣,很多感受還是必須重新面對與解決。
便祕
便祕這個問題在未懷孕之前就偶爾會發生,但通常做些腹部加強蠕動的瑜珈動作,喝些咖啡吃水果就能改善。孕期的便秘是賀爾蒙的加乘作用,滿難解的,婦產科醫師會開一些軟便消脹的藥給我,雖然知道有時開的是比較強力的便秘藥,吃起來怕怕的但很有效,若用一些比較天然方式,像是運動、高纖食物、大量的水分,就必須持續保持這個習慣,效果沒有直接吃藥來的快速。
懷孕時的便秘非常恐怖,你會感覺自己的肚子完全沒有蠕動感,吃進去的食物下不去,只能看著肚子一直脹大,但脹得都是肚臍以上跟寶寶無關(汗)...... 我的紀錄是四天沒有上廁所,通常這到第三天已經處於非常崩潰的狀態,加上我很懼怕水的味道,水分又不足情況更是慘烈。
解方:
便祕的解方我嘗試過的有:白木耳燉、吃黑棗精、適合孕婦瑜珈的一些扭轉式(網路上都有影片)、還有吃火龍果,三個月後就是喝咖啡。
有效程度排行就是:火龍果 >黑棗精 > 孕婦瑜珈的一些扭轉式 >白木耳燉。
火龍果真的非常厲害,雖然有些人會顧忌它可能太冷太涼,但對於懷孕時跟火爐差不多的我,是再救贖也不過的好物了! 而且火龍果完全可以追蹤它從吃進去多久可以出來 (笑) ,我大概兩天吃一次,一次自己一個吃一整顆,幾乎每次都見效。 而黑棗精我是買加州 Taylor的黑棗精,無加糖每天早上吃一小匙,也能夠泡溫水喝但我不喜歡。黑棗精要持續著吃,我家雙妞便祕我也會讓她們吃一小匙,幾乎有效,酸酸稠稠的口感也不會感到噁心,也推薦給便秘所苦的你們。至於瑜珈扭轉式要量力而為,基本上動作都不大,在評估自己身體狀況ok,不用臥床休息可以試著動一動。至於白木耳燉就是吃好吃的,對我來說就是冰冰涼涼的點心,解便秘效果還好。
脹氣與解方
關於脹氣這件事真的可大可小,我一樣每次看婦產科都會拜託醫師幫我開脹氣藥,但我又不敢照三餐吃,只有在真的很不舒服的時候才吃個一兩次。脹氣可以按摩肚子,然而又怕宮縮,所以也只能像便秘的的解方一樣,稍微動一動扭一扭,體能生理狀態允許,就出門散散步走一走,這都能幫助腸胃蠕動。
不過對我來說,有個還滿舒服的方式,就是吃太田胃散。因為查了官網有提到孕婦是可以吃的,但也是一樣謹守著真的不舒服再吃一兩次,每次吃完涼涼的不但脹氣稍微有解,對於胃食道逆流也有點幫助。不過脹氣這件事,一直持續到14周都沒有改善,第二胎覺得自己肚子變大很快,其實都是因為脹氣不用懷疑 (哈哈)。
胃食道逆流與解方
胃食道逆流我真的招架不住,除了少吃辛辣、甜食或是刺激性的食物,睡覺也只能墊高頭肩。吃些蘇打餅乾或是胃散,這個讓我有一陣子喉嚨都痛痛的,很怕是Covid19,但其實就是胃酸逆流造成的。一直到13周左右,稍稍減緩孕吐的感覺後,我盡量讓自己每次進食都少少量就好,一下子吃太多真的會反芻,一但反芻胃酸跟著翻上來十分痛苦。
胸部脹痛
胸部的疼痛,是我從發現懷孕開始就有了。記得之前因為胎兒沒有順利長大的那次懷孕,有一天突然發現胸部沒感覺不痛了,這才覺得不妙,果不其然胎兒沒有發育得很好。所以胸部脹痛和孕吐一樣都是賀爾蒙指標。
懷孕時胸部會因為hcg分泌上升,刺激雌激素分泌增加而刺激乳腺發育,此外還有黃體素的增加讓乳小葉增生,這時候胸部會感到脹痛充盈,乳頭也會變大黑色素沉澱。 這個時候是連穿衣服稍微摩擦到都會痛不欲生。隨著胸部變大會需要改穿適合的內衣,避免過小的內衣摩擦到乳頭進而造成皮膚受損或是乳頭變形變黑。
懷孕期間我的乳房痛一直都沒有好轉的現象,穿衣服都得小心翼翼,而我是罩杯會激升到G的那種XDDD 所以很早就要把碗公大的孕期內衣拿出來備用,這種內衣大概生完哺乳期沒多久就用不到了,打回原形了阿~~ 但又不能不買。不過這種胸部痛都沒有剛生完脹奶或是乳腺堵塞來的痛,生過一次就知道這必須在忍耐範圍之內 (含淚接受)。
========
度過了較為舒適的孕中期 (5-7個月),這段期間肚子不會太大,恢復了健步如飛的步調,是很適合安排旅遊或是一些需要體力的活動。無奈這段日子過得太舒適,過得實在太快了,都不知道怎麼這麼迅速就步入了孕後期 (XD)。
現在正步入孕後期的30周,很明顯的感受到膨大的肚子,已經讓肚子的肌膚產生了很有感的緊繃,這段期間主要影響的是「行動呼吸」,「消化飲食」與「睡眠」。
行動呼吸不適與解方
我的肚子其實不算大,如果要跟三年前懷雙胞胎相比的話,當初大約五個月就一定要用托腹帶來支撐肚子會比較舒適,這次我直到現在29周多,也鮮少使用。但走路很明顯的無法用太快的步伐,肚子會緊繃不適,呼吸也容易喘,心肺功能負擔變重了,因為肚子的關係,呼吸的力道也變得淺淺的。有的時候剛吃飽,情況會更嚴重。因為我家的車子座椅比較低,有時候上下車還會聽到我「唉唷威呀」的哀號聲。
如果比較嬌小的孕媽咪,托腹帶確實可以幫忙讓你的腰腹不要負擔這麼重,現在天氣冷也比較保暖。走路和動作真的要放慢腳步,輕鬆一些,躺著或坐著要起身,都要先坐一下再慢慢起來,比較不會發生姿勢性貧血。至於呼吸的部分,我滿推薦趁著晚上或是有空的時候,放個安靜的音樂,盤腿或是用你舒服的姿勢,像是靠著枕頭做「冥想」。冥想的時候可以調整呼吸,讓情緒和身體腦袋都放鬆下來,然後我讓整體放鬆之後,會再做一些肩頸部的瑜珈轉動,再來貓牛背式配合呼吸調整。通常這樣做,當天睡眠品質都滿不錯的喔!
消化飲食不適與解方
是的,消化問題在我孕期真的是如影隨形,但與孕初期卻又不太一樣。一開始的便祕問題或許是擔心腹部用力,會讓還不穩定的胚胎發生出血問題,所以我不太敢用力,加上喝水吃甚麼都想吐,所以進食飲水的少。但隨著孕期增長,便秘已經成了構造上的問題了。肚子很脹,我已經搞不清楚現在腸子是被子宮擠到哪個部位? 總之除了子宮韌帶拉扯會讓肚子某些點在上廁所後顯得痠痛之外,也甚少有便意。沒有便意就算你坐在馬桶上也很難有結果,因此造成了三四天我就必須用浣腸或是吃些瀉藥。當然這兩樣東西都不建議隨便使用,因為在後期容易造成宮縮,不過我還是用了,用到最後還都沒效了 T.T。即便如此,我還是每天固定睡前會吃益生菌,早上起來吃兩匙黑棗精,討厭喝白開水的我,會泡一些低咖啡因或無咖啡因的茶飲來補充水分。有時候超過三四天還沒有排便,就不得不服用醫師開立的軟便劑,但這些軟便劑對我來說並非如醫囑交代的 -- 睡前吃,隔天早上會有便意。我常常都得過了將近20多個小時才有些效果。一但有了便意絕對不能忍耐,要馬上去上廁所,這對便秘成習慣的孕婦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至於飲食部分,少量進食真的是不二法門了,因為被乾坤大挪移的五臟六腑,如果一下子吃得太撐,胃會真的很痛很痛,然後想吐,最後連呼吸都覺得沒空間了。吃完也要輕輕鬆鬆得散步一下,即使只是在家裡走來走去也不要馬上坐下當爛泥,這15-20分鐘的走動,會讓妳的腸胃舒服很多,也能刺激腸胃蠕動。至於口味部分,我沒有甚麼忌口,就是吃自己喜歡的東西,但太鹹太甜的會避免。
睡眠不適與解方
睡眠這件事也是因為肚子變大,導致正躺呼吸不順,右側躺我很容易右側麻痺,只有左躺然後跨在孕婦抱枕上才比較舒適。但有時候可能因為消化不順肚子不舒服時,是完全不能平躺,只能倚在床頭靠著枕頭休息。這個狀況在我懷雙胞胎的時候也有發生過,但確切的時期已經忘了,現在則是大約26周開始,加上偶爾會抽筋,我開始會在睡前加強服用海藻鈣。孕婦抱枕真的不能省,像我172公分的身高,買了hugsie的大尺寸孕婦抱枕,用到現在愛不釋手。大約這時候開始,胎動也變得特別明顯,尤其是睡眠時間,簡直手舞足蹈嗨到不行,其實我滿喜歡感受胎動的,只是有時候真的會有點痛,必須配合調整睡眠姿勢。床墊部分我自己的習慣是不能太軟的床,會讓我的脊椎不舒服,但太硬容易手麻 (超難伺候),有個薄薄的軟墊即可。
=========
目前大問題主要是以上這些,回憶懷雙胞胎時,到最後還會有妊娠搔癢、水腫、以及發熱長疹子的問題。為了擔心水腫的問題,我目前除了控制鹽分攝取之外,會不定期的泡腳,促進下肢循環,再搭配一些小腿按摩,當然希望這胎可以不要發生,小心平安的度過和兔寶寶蹦蹦見面倒數的日子呢!
關於Monji
是一名生物醫學與分析化學背景的女子,27歲前往美國闖蕩,現在是艾美醬雙胞胎的媽媽。因為留學美國,所以更愛台灣,在實驗室消耗的青春大約有15年,如果廚房可以不算的話。
擅長多角發展不務正業的斜槓人生,喜歡研究食品科學與人體奧秘,但最喜歡的還是料理與烘焙,還因此考了一張麵包師證照。喔! 我說的料理不包括洗碗這一part!
娛樂孩子時臉皮很厚,共讀時角色扮演是女主角等級,小孩如癡如醉...
分享文章喜歡帶點背後小故事或小科學給讀者,是理科腦。特別喜歡撰寫食品科學與食品保健的文章,因為吃貨必須更了解吃了甚麼進去身體。
希望大家喜歡我的文章與分享。 FB粉專:Monji的雙寶艾美醬生活食驗室 。媽咪拜駐站部落客。IG: ms_whitetshirt。一起買:樂+1團購趣。